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好看风景 > 正文
    购物车
    0

    如何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华汉文旅讲乡村振兴

    信息发布者:水岩村村网通点
    2021-02-03 15:01:40   转载

    优秀乡村文化,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如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又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文化,如传统手工艺、仪式、节日活动等,具体分类如下图所示。物质文化具有有形的载体,非物质文化是老百姓生产生活的“活化石”,注重对乡村文化进行针对性的开发与保护,有助于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大图模式


    优秀乡村文化分类

    1. 加强乡村物质文化保护

    (1)加强乡村历史文化普查

    对乡村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清点、登记在册,摸清“家底”,为保护与开发农村传统文化提供决策依据。

    (2)加强对乡村物质文化保护

    乡村物质文化类型丰富,既有传统古村落,又有地方特色农业生产和土地资源。加强对乡村物质文化保护,可以坚持“生产中保护,保护中生产”的原则,实现“保护传承”与“生产经营”双赢的局面,促进乡村振兴。

    传统古村落是乡村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传统古村落因年代久远且未得到有效的修缮和保护,正处在逐步消失的尴尬境地,亟待修缮与保护。加强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一方面是申请专项扶持资金,对传统古村落进行修缮性保护;另一方面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传统古村落进行旅游化开发,打造一系列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深度体验性旅游产品,形成文化旅游名村(镇),如皖南的宏村、呈坎等传统古村落,为传统古村落赋予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生产中保护,保护中生产”,提升传统古村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案例链接:浙江松阳传统古村落,塑造古村民宿品牌,拓展“民宿 +”产业新动力


    大图模式


    松阳县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自古享有浙江西南部的“鱼米之乡”之美称。松阳至今还保存着 100 多个风格不一的传统古村落,从建筑风格到宗族传衍,都活态立体地展示着历史进程。松阳县依托这些独特的古村资源,将传统古村落与乡村民宿相融合,引导村民利用自家传统老屋发展乡村民宿,努力在保护村落原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建筑改造和利用,融入住宿业态。松阳县对房舍维修坚持就地取材,以维持原生态风光、原真田园风情、原味沧桑的历史感,打造缤纷民宿,凸显松阳古村民宿品牌。

    基于相对成熟的民宿休闲业态,实施“民宿 +”发展战略,拓展“民宿 +”产业新动力,打造民宿综合体,实现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传承”和“生产经营”双赢。“云上平田”是松阳县传统古村落变乡村民宿的典型成功案例,现已发展成为“云上平田”民宿综合体。云上平田原先破旧的老屋变成了农耕馆、艺术家工作室、山家清供餐厅、爷爷家青年旅舍、木香草堂精品民宿、棋牌、茶室、咖啡吧、书吧、烧烤基地、农耕体验区等富含新生命的文化之地。“云上平田”民宿综合体,始于民宿,而又不止于民宿,现已发展成为一个集住宿、餐饮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身的民宿综合体。

    美丽的乡村田园是乡村传统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园农业生产是农村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同时,基于独特的田园生态环境和田园上的特色耕作模式,来开发旅游活动,是在农业生产种植的基础上,附着观光休闲功能,可提升农业生产附加值,增加村民收入,能够形成田园生态保护和旅游休闲互促互利的双赢局面。

    案例链接:元阳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地,世界上最美的梯田


    大图模式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缓坡地大则开垦大田,陡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在沟边坎下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簸箕大。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 17 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元阳梯田的产生,首先是大自然特殊的地理结构造成的,其次是哈尼族人惊人的智慧和勇毅,在大山上挖筑了成百上千条水沟干渠,解决了梯田稻作的命脉水利问题。梯田农耕文化是哈尼族人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精华,但随着时代和传统文化变迁,哈尼族梯田传统农耕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元阳县采取多项措施保护这一历史悠久的生态奇观,积极申报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开展了大量的保护和规划工作。2013 年 6 月 22 日,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地政府加大对梯田文化的保护力度,增加人们对梯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观念,促进哈尼年轻人对哈尼梯田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级保护,实施退耕还林,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元阳梯田生态奇观,在保护的同时,合理发展旅游,举办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节,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来体验和感受哈尼梯田文化,有效提高哈尼梯田知名度,形成云南省知名的旅游景点。随着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元阳梯田已是闻名世界的摄影圣地。

    2. 加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保护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

    通过史料留存、档案建立、传承人培训等方式对乡村非物质文化予以保护,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注重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培养一批“新鲜血液”,加强与院校合作。一方面利用高校师资资源,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及培训基地,举办非物质文化培训活动,同时鼓励学校设立非物质文化方面的专业,开展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培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使非物质文化以戏曲(剧)演艺等方式走进院校,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深度体验非物质文化,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非物质文化的魅力。

    案例链接:福建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雕刻技艺)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培训班


    大图模式


    为提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增强传承活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进一步推进民间文艺事业的理论研究与传承实践,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18 年举办福建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雕刻技艺)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培训班。本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着眼于为非遗传承人群提供高校的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支持,通过学习专业知识、研究技艺和技术、开展多形式的交流研讨与实践,帮助传统非遗项目的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实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同时,推动相关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弘扬开发乡村非物质文化

    对乡村非物质文化,特别是传统手工技艺,探索通过生产性保护模式实现传承与利用。激活乡村非物质文化资源,提升乡村非物质文化的附加值,让乡村文化振兴助力乡村经济振兴。通过与文化旅游相结合,进行深度地创意创新化开发,申请专项资金扶持,塑造非物质文化品牌形象,将非物质文化以各种可看、可赏、可体验的方式进行现代化转化,打造成各种文化旅游产品项目,既是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同时使其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中,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还带动当地乡村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案例链接:元阳哈尼梯田“开秧门” 


    大图模式


    在哈尼族的传统里,每年插秧的第一天称为“开秧门”,这一天各村寨都要举办活动,祈福丰收。2018 年 4 月 28 日,元阳梯田“开秧门”实景农耕习俗文化展演在该县新街镇哈尼小镇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千余名游客、摄影爱好者与当地各族群众共同感受哈尼族农耕文化的传统魅力,亲历古朴传统的“开秧门”仪式。本次“开秧门”实景农耕习俗文化展演以突出哈尼梯田文化旅游宣传为重点,以展示“开秧门”传统农事为主线,将传统农事与休闲度假相结合,其目的在于深度挖掘哈尼梯田农耕文化,展示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进一步丰富元阳旅游文化内涵,提升元阳旅游文化品质影响力。

    案例链接:哈尼族传统习俗--长街宴


    大图模式


    长街宴是哈尼族昂玛突节的一种传统习俗。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也是作为庄稼人的哈尼族最盛大的节日,节日当天,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蛋、猪、鸡、鱼、鸭、牛肉干巴、麂子干巴、肉松、花生米和欢心谷舞红米饭等近 40 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准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一家摆一至二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摆成一条 700 多米长的街心宴(当地人称长龙宴或街心酒),这是中国最长的宴席。昂玛突节长街宴,揭示了哈尼族人民在耕作文化中对水的认识和对自然的崇拜,同时也反映了哈尼族人民勤劳朴实、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长街宴是哈尼特色文化的一个缩影,既生动体现了哈尼族同胞团结友善的传统,又集中展示了哈尼族的节日饮食、风俗礼仪、歌舞服饰等多方面的文化特色。长街宴包含着丰富的人类生存智慧内涵:一是庆祝丰收,休养生息;二是祈福祝愿,保佑平安;三是交流沟通,传授技艺;四是团结和谐,凝聚人心;五是热情好客,朴实善良。

    (3)塑造非物质文化 IP 品牌

    梳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挖掘提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能引起现代人共鸣的文化符号,按照现代人的审美,进行创意创新化设计,塑造非物质文化 IP 品牌。让非物质文化融入现代审美,进入当代人的生活中,创新营销手段和营销方法,实现非物质文化由资源向产业转化。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利用高校的师资资源,开设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研修班,提升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设计创新能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和消费市场需求,创新设计非物质文化 IP 周边产品。

    案例链接:江西婺源“篁岭晒秋”民俗入选中国最美符号,成为篁岭村的“IP”品牌


    大图模式


    篁岭,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东北部,是著名的“晒秋”文化起源地,也是一座距今近 600 年历史的徽州古村,拥有经典的徽派建筑。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数百年来,村民早已习惯用平和的心态与崎岖的地形“交流”。自然条件的局限激发了先民的想象和创造力,从而在无意间造就了一处中国绝无仅有的“晒秋人家”风情画。如今,篁岭成为世界级古村样板,“篁岭晒秋”景观符号成功入选最美中国符号。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发展至今,不少地方的晒秋习俗慢慢淡化,婺源“篁岭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原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是典型的乡村旅游 IP。

    “篁岭晒秋”是篁岭景区标识性景观符号,也是篁岭景区代用名称,已发展成为篁岭景区的 IP 品牌形象。“篁岭晒秋”特有的地域乡土符号,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为景区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景区通过每年举办“晒秋节”活动,吸引游客前来看晒秋、拍晒秋、体验晒秋,体验“朝晒暮收”、晒台“话桑麻”的田园生活,体验“晒秋人家”的农俗乐趣。“篁岭晒秋”是一种文化体验,一种精神产品,晒秋的场景是一个文化符号,是篁岭村的 IP 品牌形象。

    (三)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梳理整合各类乡村文化资源,实施乡村文化产业振兴工程,将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培育发展乡村传统工艺和民间艺术,如剪纸、雕刻、绘画等文化产业,布局结构合理、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建设特色乡村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开展以乡村传统工艺作为重点的传承人培训,扩大传统工艺生产者队伍。加强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研发水平,保持文化的生命力和创新力。提升传统工艺的生产力,将乡村传统工艺转换成产品,打造文化创意品牌,促进线上线下的推介、展示和销售,积极探索传统工艺产品的体验式营销,将乡村传统手工技艺转换成生产商品,形成乡村经济增长点,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让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振兴发展动力。

    案例链接:河南民权县画虎村,农民画铸就乡村文化产业振兴


    大图模式


    河南省民权县享有中国画虎第一村的美称,全村有 1366 人,其中有 800 人从事绘画产业。村中夫妻画家、父子画家、姐妹画家及三世同堂作画者比比皆是,村民以工笔画虎为主,兼画人物、花鸟和山水等,品种繁多,辐射带动周边两省三县数千名农民从事或经销农民画,形成了以王公庄为龙头的农民画家群,仅北关镇就达1500 多人。该村年销售画作 4 万余幅,创产值 2500 余万元,约有 30% 的画作销售到孟加拉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

    (四)构建“文化 +”产业链

    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文化发展战略,发展“文化 +”产业,构建三产融合、多元互动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促进文化与特色农业、乡村旅游、非遗保护、农村电商等深度融合,构建“文化 +”产业链。推动乡村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将乡村文化转化成乡村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支持鼓励乡村旅游文创产品开发,塑造乡村旅游文创 IP 品牌。完善乡村文化旅游奖励扶持政策,加大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系列文化旅游精品和特色村镇,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文化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发展文创农业。将传统的农业和乡村文化相结合,借助文创思维逻辑,将乡村文化、科技与农业要素相融合,开发各种文创农产品,提高传统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为文创农产品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消费产品。

    案例链接:台湾桐花祭,构筑“文化 +”产业链


    大图模式


    台湾客家桐花祭以雪白桐花为意象,传递客家人敬天地、重山林的传统,更以桐花、山林之美为表,客家文化、历史人文为核,展现客家的绝代风华。桐花祭是在 2003 年被提出来的,本来是一项简单的祭祀祈福活动,后来发展成为集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和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系列活动,已经成为台湾最具知名度、最具活力和最具品牌效应的文化旅游经济活动。

    桐花祭遵循“4+ 产业”发展理念,一级产业是卖原料,二级产业是卖工业产品、商品;三级产业是卖品牌、活动;四级产业是卖体验、服务;“4+ 产业”是卖感动。桐花祭在发展过程中,将传统商品变成“4+”体验感动和文创,构筑了“桐花文化 +”产业链。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